Translate
2012年11月21日 星期三
甘地...不合作運動
不合作運動
維基百科,自由的百科全書
不合作運動(英語:Non-cooperation movement)是世界歷史上第一個全國性的非暴力反抗運動,由律師出身的印度國民大會黨領袖甘地。 一戰結束後(1918),英國對印度的統治轉趨嚴厲,反英運動變隨之興起, 要求獨立自治的呼聲高張。 律師出生的國民大會領袖甘地(1869~1948)呼籲以非暴力的不合作手段, 抵制英國的統治。他要求印度人不納稅、不入公立學校、不到法庭、不入公職、不購買英貨,並多次絕食。 甘地和平消極抵抗的方法,迫使英國政府不得不頒布新憲法, 讓印度逐漸發展自治體制。
不合作策略大師——甘地(上)
storyword - 這些人.那些人 | Dec 9, 2007
推薦這個部落格: 190
多年前,"Time"雜誌票選20世紀風雲人物,印度獨立運動領袖甘地當選第三名,僅次於大科學家愛因斯坦和美國總統(小)羅斯福。
甘地(1869~1948),一個體型瘦小的人,為何能成為時代的巨人﹖
■ 甘地紡紗
在大不列顛帝國主義的氣燄下,推行印度獨立運動,何其困難!但甘地最後仍成功了,逆勢操作﹑扳倒強手,原因不止一端,但甘地擁有兩大法寶,是他致勝的獨門武器,一是不合作主義,一是絕食。
甘地是律師出身,曾留學英國,後來赴南非執業,一待就是20年。
當時的南非,也是英國的殖民地,在南非,他親眼目睹當地印度僑民飽受不平等待遇,他帶頭抗爭,提出「非暴力反抗」的口號,揭舉「不合作主義」為行動方案,抵抗英國政府規定的不合理﹑不平等的待遇。
經過多次實兵演煉後,甘地返回印度,把戰鬥經驗用來爭取印度獨立,追求印度人民的公平待遇。
不合作運動的作法是,不和英國當局合作,不為英國人工作﹔不參加英國人主持的各群眾會議﹔不上英國人辦的學校﹔不購買英國的債券和商品﹔不承認英國政府所設立的法庭審判。
甘地以身作則,退回英國政府頒贈的一切名位﹑獎章,在他的呼籲下,在政府任職的印度人紛紛辭職﹔在英國學校讀書的學生轉學﹔英國人開設的商店乏人問津。
不合作,看似簡單,裡頭學問可大了。
就講不買英國人的商品吧。印度人穿的衣服,是來自英國,但是價格不合理。原來,英國以低價買進印度生產的棉花,運回英國,在英國製成衣服後,再高價賣回印度。
有本事有志氣就不要買英國製造的衣物,但印度沒有自己的成衣工廠,沒有先進機器,不買英國製作的衣物,難不成赤身裸體﹖
甘地採用的策略是DIY,土法煉鋼自己來。甘地要求全國人民每天撥一個小時用傳統的紡車來紡紗,甘地以身作則,無論到哪裡,小紡車總不離身,即使身陷囹圄也紡織不輟。許多民眾受他感召,在甘地發起的集會中,激動的燒毀身上衣物,投入紡紗工作。
如今世人常看到的甘地像,光著上身,戴個眼鏡,那身上的纏腰布,就是他自己用紡紗工具做出來的。
■ 食鹽行軍
衣服穿不穿,隨個人高興,官民之間並未出現重大衝突,食鹽問題鬧得可就大了。
61歲那年,為抗議英國殖民政府對印度徵收鹽稅,瘦小老弱的甘地發動一次大規模的「食鹽行軍」活動。甘地手持手杖,徒步出發,每天走12哩,不坐車,不騎馬,連走24天,一開始只有少數人跟隨,一路走來,人潮不斷湧進,最後達數千人之多。
遊行最後一天,甘地與數千群眾沿著海岸行走,他掬起一把海浪沖刷而成的海鹽,把鹽高高舉起,展示給大家看。
這個動作充滿挑釁,因為法律規定,除了英國人在印度設立的售鹽獨斷事業外,私人不可製造也不可持有食鹽。甘地此舉,雖然只是個象徵動作,卻無異於向執政當局宣示﹑挑戰。數千群眾仿傚他,俯身掬鹽。
果然,之後,印度各地傳來販售私鹽的情事,英國政府忍無可忍,開始搜捕私造或持有私鹽,以及宣稱支持甘地的民眾,前後計6至10萬人入獄,包括甘地。
群龍無首,加上這麼多支持者下獄,風波應可告一段落了吧!且慢,另一支隊伍由甘地的兒子和女詩人奈都率領,正往一處鹽場前進。
兩萬多名群眾,手無寸鐵,和警方對峙,遭到強力的拳打腳踢,然而前仆後繼,打不勝打,死也不退,造成三百多人受傷,數人死亡。
這麼一來,英警的殘暴形象,舉世皆知,各國譴責聲浪湧至英國中央政府。時勢所趨,明眼人知道,印度自由,只是早晚的事。
甘地的絕食抗議,更是著名。
甘地一旦絕食,往往延續數週之久,媒體的大幅報導,等於為他的理念大力宣傳,也給英國政府帶來極大的壓力。
沒有人相信甘地在做秀,他數次奄奄一息,瀕臨垂死,英國當局怕出人命,導致社會暴動,只好放了他,依了他。這一招屢試不爽,不理他,他會真的絕食而死,付出的社會成本太大。
那個穿硬領襯衫,足可成為雅痞的律師,搖身一變為裸著上身,繫條纏腰布,架個圓框眼鏡的小老頭,甘地的精神感召威力驚人,他被泰戈爾稱為聖雄,從此後人說到他,常用「聖雄甘地」這個詞。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